8月3日股市配资网,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同时官宣:电影《731》将在9月18日正式上映。
消息一出,日本驻华大使馆立即向在华日本民众发布安全提醒:\"尽量不要大声说日语,避免成群结队外出,特别要留意观看抗日电影时周围人的情绪变化。\"
这种反应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心虚?一部揭露731部队真相的电影,为何让某些人如此紧张?
被掩埋七十年的人间地狱
说起731部队,很多年轻人可能只是听过这个名字,但不知道它到底干了什么。简单说,这就是日军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一个反人类工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个叫石井四郎的日本军医在哈尔滨郊外秘密建立了这个细菌战研究基地。表面上叫\"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实际上是个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场所。在这里,3000多名中国人被当作\"马路大\"(日语,实验材料的意思)进行各种残忍实验。
这些实验到底有多残忍?史料记载,他们会把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直接注射到活人体内,观察病菌如何一步步摧毁人体;把人绑在零下40度的环境中,研究冻伤过程;甚至对孕妇进行活体解剖,观察胎儿对病菌的反应。最可怕的是,这些\"实验品\"从来没有人能活着走出来,最后都被扔进焚尸炉烧成了灰。
更令人愤怒的是,731部队不仅在实验室里杀害无辜平民,还把这些病菌投放到战场上。1943年的鲁西细菌战,日军炸毁堤坝后投放霍乱病菌,覆盖了三省二十多个县、1500平方公里的区域,无数老百姓在瘟疫中死去。这种生物武器战的规模和残酷程度,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
电影《731》的导演赵林山,当初决定拍这部片子,就是因为一次让他震惊的经历。当他到日本采访石井四郎的墓地时,一位日本亲属冷冷地说:\"挨打的人都忘了,打人的人为什么还要记得?\"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让他下定决心要用十多年时间,和儿子一起把这段被掩埋的历史搬上银幕。
真相面前的集体失忆症
面对如此铁证如山的历史罪行,日本方面的态度却让人大跌眼镜。从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开始,日本右翼势力就一直在想方设法淡化甚至篡改这段历史。对于731部队的罪行,日本政府采取的是\"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态度。
2018年,当国际社会要求日本正视731部队人体实验的铁证时,日本政府的回应竟然是\"历史问题应该交给历史学家研究\"。这种推诿的态度,和德国对纳粹罪行的坦诚面对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是,历史的真相是掩盖不住的。早在1949年,苏联就在哈巴罗夫斯克法庭对12名731部队成员进行了公开审判,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罪行。更让人意外的是,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文件显示,麦克阿瑟为了获取731部队的细菌战研究数据,竟然和石井四郎等战犯达成了秘密交易,让他们逃脱了东京审判。
这种国际层面的纵容,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在教科书中删除相关内容,还试图在国际舞台上为这段历史\"洗白\"。但正如这次日本使馆的紧张反应所显示的,真相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让那些试图掩盖历史的人感到恐惧。
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每年接待数百万访客,德国的集中营遗址也有类似的参观量。而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每年接待的参访人数,仅为同等规模纪念馆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我们在历史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内遭遇的意外阻力
《731》这部揭露历史真相的电影,在国内上映的路上竟然遭遇了重重阻力。影片三次定档,三次撤档,而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很多阻力竟然来自国内的一些网民。有人以\"画面太血腥\"为理由举报这部电影,有人担心\"影响中日关系\",甚至有人在社交平台公开号召:\"要持续举报,直到电影下架为止。\"这种对待民族历史伤痛的冷漠态度,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和愤怒。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问题很深刻。一方面,部分年轻人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容易被一些表面化的观点误导;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在历史教育方面确实存在不足,没有让更多人深刻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性。
电影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日子上映,意义非常深远。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在上午9点18分响起防空警报,提醒国人牢记历史。1931年的这一天,日军在沈阳柳条湖自导自演了铁路爆炸事件,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东北的全面侵略。短短四个月内,整个东北三省沦陷,3000万同胞成为亡国奴。
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将这部电影定义为\"民族记忆的载体\",这不是简单的宣传口号,而是希望通过影像的力量,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记住过去才能把握未来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经说过:\"不了解过去的人,无法理解现在,更无法把握未来。\"这句话在今天听来,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731》这部电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揭露一段被掩埋的历史,更在于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使馆这次的紧张反应,恰恰证明了历史真相的威力。他们害怕的不是中国人的愤怒,而是真相本身。因为真相一旦被广泛传播,就会戳穿他们精心编织的历史谎言。
日本作家井上靖在小说《敦煌》中写道:\"忘却是一种背叛。\"对于731部队的罪行,对于那些在实验室里失去生命的同胞,对于那些在细菌战中痛苦死去的无辜百姓,我们没有忘却的权利。他们的名字或许已经无法一一铭记,但他们承受的苦难绝不应该被抹去。
当我们讨论要不要看这部电影,要不要铭记这段历史的时候,其实是在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是选择遗忘和逃避,还是选择直面和铭记?
电影《731》的上映,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当9月18日的警报再次响起,当银幕上呈现出那段沉重的历史,我们需要明白——这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和未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只有直面真相,才能真正守护和平。
毕竟,遗忘历史的民族,注定要重复历史的悲剧。
明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